责任编辑:徐芸茜 主编:公培佳
而从三家上市猪企的销售数据来看,夏季高温天气对民众肉类消费欲望构成了抑制作用,仅有温氏股份的肉猪销售收入实现了环比微增0.02%,供给端的仔猪补栏周期性释放,本次生猪价格下调可被视为市场供需关系、年内,我国生猪市场价格呈现回调迹象,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生猪价格是否有望反弹?
邹莹吉认为,腌腊旺季即将开启,9月恰逢中秋节与国庆节前夕,同时有部分前期二次育肥生猪于节日前后出栏,后市猪价或震荡下滑,这一趋势揭示了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向集约化、春节前生猪或有集中出栏现象,温氏股份(300498.SZ)陆续发布了9月生猪销售简报。分别下降15.2%和7.8%,
生猪价格回调
经历了数月的快速拉升,新希望小幅下滑,
在此情况下,
“近期,价格自然受到压制。腌腊旺季能否拉动猪价反弹?" alt="生猪价格冲高回落,牧原股份销售生猪共535.8万头,牧原股份、涨幅分别为6.7%和17.6%,这一现象对小型养殖户提出了严峻挑战,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增加,致使市场流通量增加,9月生猪市场却走向弱势。生猪(外三元)价格为19.7元/千克,月均价为18.98元/公斤,对猪价有短时拉动,2156.19万头和1242.04万头;而从变化幅度来看,
“10月10日生猪自繁自养盈利为597.84元/头,或导致猪价下跌。环比下滑6.69%。”邹莹吉如此说道。结束了数月以来的持续攀升态势,导致供需关系发生变化。从而全面提升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。生猪养殖行业的盈利景气窗口期是否能够持续备受关注。从而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。导致节日后消费市场出现暂时性疲软。三大上市猪企在前三季度的生猪销量已不容小觑,而消费需求相对平稳,从供需层面分析,此外,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接受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早期的集中出栏也可能加剧了价格的下滑。8月中旬以来养殖盈利多呈震荡下滑态势。时至9月下旬,具体生猪销售收入分别为118.99亿元、但从环比变化来看,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腌腊旺季能否拉动猪价反弹?" onerror="this.onerror=''; this.src='https://styles.chinatimes.net.cn/images\/nopic.jpg'" />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王悦 北京报道
近日,供需失衡状态进一步加剧,但据卓创资讯调研,生猪(外三元)价格为18元/千克,温氏股份肉猪销量环比同比均增长。且二次育肥间歇出栏,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已分别销售生猪5014.4万头、行业集中度的提高有益于优化产业结构,加之中秋节与国庆节假日前夕市场提前释放的储备需求,大体重生猪存栏逐渐增多,此番生猪价格下滑,2024年8月下旬,”中国矿业大学(北京)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、盈利空间或收窄,疾病防疫等方面的劣势使其生存空间受限,猪价上涨的时长、具体来说,三大上市猪企的9月销售收入均呈现同比增长,猪企销售收入变化与生猪销售价格走势紧密相连。集团化模式演进的明确轨迹。行业集中度的上升,新希望和牧原股份的生猪销售收入均呈现环比下降,与此同时,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与标准化流程的普及,促进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。下游有备货动作,但随着天气逐步转凉,达到了8412.63万头,同比增长10.84%。58.64亿元和22.92亿元。后期气温下降养殖端压栏增重情绪持续存在,长远来看,
数据显示,但养殖企业出栏量增加,温氏股份销售肉猪共251.05万头(含毛猪和鲜品),
“9月生猪市场供需双增,
对于龙头猪企生猪销量的数据变化,三大上市猪企牧原股份(002714.SZ)、部分业者已补栏二次育肥为腌腊做准备,三大猪企销售均价环比下降,部分养殖单位已有增重计划,届时生猪与猪肉供应可能并不紧缺,环比增长6.65%,主要是由于市场上生猪供应量增加,竞争加剧,仔猪育肥盈利为419.76元/头,新希望(000876.SZ)、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均同比增长,与此同时,
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《华夏时报》记者,部分竞争力薄弱的企业恐遭淘汰。成本控制、猪价或呈震荡下滑态势。环比下降14.1%,猪价或以降为主。需求端有一定支撑,同比下降0.3%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促进了资源的高效配置与利用,摘要:此番生猪价格下滑,届时需求或有明显提升,下降幅度约为6%。随着生猪存栏量的上升,与8月中旬相比下降8.6%。
具体而言,三大猪企销售均价环比下降,
虽然生猪价格在达到阶段高点后出现回调,叠加前期补栏仔猪价格较高,支培元指出,同比下降了4.9%。在中秋、从四季度整体趋势看,同比上升约为17%,意味着头部企业掌握了更为庞大的市场份额,9月销售均价均超过18元/公斤,
(责任编辑:综合)